行业资讯|西南油气田大深102井成功钻至5900米完钻
西南油气田大深102井成功钻至5900米完钻,钻井周期为299天,比计划进度提前101天,与相同构造上的大探1井相比钻井周期缩短610天,显著降低了钻井成本,刷新了川西南震旦系5500米以深井的钻井周期纪录。这标志着西南油气田深层钻井技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跨越。截至3月17日,大深102井已完成固井施工。
钻头不到,油气不冒。在资源到储量再到产量的转化过程中,井工程的实施是关键。在不断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,如何实现钻井安全提速提效,进一步提升井工程管理质量和水平,考验着石油人的智慧与担当。
在大兴场构造大深102井的钻井过程中,西南油气田深化地质认识,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、强化技术应用和现场管理,找到了钻井提速提效的有效路径。
再探“大兴场”
总结经验取得重大突破
位于川西南的大兴场构造,是近年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新区块之一,地质条件复杂,宛如地下“迷宫”,地层存在溶洞发育、井壁失稳、高压盐水、水敏性垮塌、漏垮同存等难点,给井工程带来了巨大挑战。
大探1井是西南油气田在大兴场构造部署的第一口井。由于地质结构极其复杂,且无相关邻井资料参考,整个钻井过程极其艰难。大探1井2020年12月开钻,2023年6月完钻,钻井周期长达910天,钻井、录井、测井都是全新课题,实钻过程中不断遭遇井下事故复杂情况,卡钻等情况频繁发生,井工程举步维艰。
越是久攻不克的区域,越具有大发现的潜力。大探1井投产后获高产工业气流,投产后稳产至今。这让西南油气田更加坚定了对这个区块勘探开发的决心。
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历经70余年,好吃的肉已不多,剩下的都是硬骨头。近年来,西南油气田不断探索新区域、新层系。新区域、新层系的勘探开发面对的是以往未曾涉足的“蓝海”,需要观念的转变,更需要技术、管理的创新。在大深102井钻井过程中,西南油气田科研人员吸取大探1井的经验,持续深化地质认识,量身打造钻井方案,并组合应用先进技术规避了地层风险。与大探1井相比,大深102井钻井周期缩短610天,故障复杂时效降低28.36%。
“比计划进度提前101天完钻,意味着大深102井可为公司多生产4000余万立方米天然气。”西南油气田生产运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